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精)

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精) - Zh-Library

作者:张伟然著

语言:中文

类型:EPUB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4-11-13

ISBN:9787101102000

分类:文学

内容简介

《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共分四章,第一章“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属于感觉文化区的研究。
第二章“地名与文学作品的空间逻辑”,内容分四部分,围绕的是“江汉”和“洞庭”两个地名,强调的其实都是一个空间逻辑的问题。
第三章“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是笔者关于文学地理的一种尝试。
第四章“‘禽言’与环境感知中的生态呈现”,旨在讨论地理意象的深化过程。
前三章基本上是将地理意象看作静态概念,然后对其展开讨论;而这一章则以鸟声为中心,着重探讨地理意象的动态变化。

目录

前言
一、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的思维传统
二、从文化水平、文化面貌到地理感知
三、本书的写作缘起及学术构想
第一章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
一、关于感觉文化区
二、华夷之界:唐代中华文化的空间范围
三、山川之异(上):北方各区
四、山川之异(下):南方各区
五、唐人对于文化地域的感知
第二章地名与文学作品的空间逻辑
一、杜诗中的“江汉”
二、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考伪
三、中古文学作品中“江汉”含义的再讨论
四、《柳毅传》中的“洞庭”
第三章类型化文学意象的地理渊源
一、“巫山神女”的生成环境
二、“潇湘”的意象及其流变
三、“竹林寺”与“桃花源”
第四章“禽言”与环境感知中的生态呈现
一、关于禽言诗的一段学术公案
二、古人笔下的鸟禽言语
三、“鸟言”与其特定的生态
四、“禽言”兴起的时空过程
五、禽言诗的生态背景
六、环境刺激与文化感应
七、从地理交流到生态发现
结论
一、地理经验与本土问题
二、学科问的互济
地图
图1—1唐代文化区域意象图
图1—2唐代十道图
图2—1杜甫在南方主要活动空间
图2—2《上安州裴长史书》空间逻辑示意图
图2—3柳毅传书空间示意图
图3—1湘江水系图
图4—1十五国风图
图4—2汉代方言分布图
图4—3五藏山经地域范围图
图4—4历代禽言诗作者籍贯分布图
图4—5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图
列表
表4—1鸟禽言语的意义分别
表4—2历代禽言诗作者籍贯分布
表4—3历代禽言诗篇数
表IV1《诗经》鸟类表
表IV2《山经》自呼名之动物分布
表IV3自宋至清禽言诗及其作者一览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权限
查看
  • 免费下载
    评论并刷新后下载
    登录后下载
  • {{attr.name}}:
您当前的等级为
登录后免费下载登录 小黑屋反思中,不准下载! 评论后刷新页面下载评论 支付以后下载 请先登录 您今天的下载次数(次)用完了,请明天再来 支付积分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支付以后下载立即支付 您当前的用户组不允许下载升级会员
您已获得下载权限 您可以每天下载资源次,今日剩余

给TA充电
共{{data.count}}人
人已充电
书籍经济

瘾:让人上瘾的产品、广告与创意背后的秘密【智威汤逊大中华区首位华人创意总监力作】

2025-2-12 22:33:53

书籍哲学、宗教

别让坏脾气毁了你:任何场合都不失控的性格自修课(哈佛、斯坦福、剑桥等知名院校高度认可的情绪自我管理手册,新浪、腾讯、豆瓣、猫扑等众多网友依靠本书方法走出情绪化困境)

2025-2-12 22:34:1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