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V.S.奈保尔
译者:陈静
语言:中文
类型:EPUB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2-5
ISBN:B07F1SGZJ7
分类:文学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一个看不见的真实美国。
“没有一句败笔”的诺奖作家奈保尔,深入美国南方的农业种植园、工业小镇、旅游城市,以刀锋般的感知力,透视底层民众的内心世界。
★一部社会变迁的启示录。
财富快速涌现,又突然消失。
奴隶主早已经离开,奴隶们仍留在贫瘠的土地上,努力拼凑一种有规律、有仪式感的生活。
★一段自下而上的口述史。
家族历史充满缝隙和点缀,各种变幻无常、个人冒险及其失败无法载入历史,只能在一代又一代人断断续续的讲述中,变成传说和歌谣。
★一次寓言般的社会观察。
面对这片受难的土地,一向居高临下、出语恶毒的奈保尔收起了锋芒,用谦虚真诚的姿态去聆听和观察,日后屡屡得到历史的印证。
——
“如果我们住在美国东部,也许会动动脑子。
在西部,我们也许会用到身体的主动权和勇敢。
但在这里,很多人经济上被困住了。
你没法追求你幻想不出来的东西。
”
“我们这些人没出过门,大多没受过教育。
我们应对变化的唯一方式就是假装它不存在。
”
“南方好像是在危机和危机之间周旋。
在一切的背后,是制度为大部分危机播下了种子或者使它们恶化。
”
“你去过加利福尼亚吗?那里是什么南方就不是什么。
有创造力的人在南方被压抑,他们从南方和别的地方搬到加利福尼亚。
我们这一代要打破这种联系。
”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奈保尔深入美国南方的旧奴隶州,与政府官员、庄园主后代、底层白人、法官、牧师、音乐人、诗人和农民广泛交谈,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保守派和黑人固守于自身困境的深层文化心理。
在美国历史最复杂的区域,种族问题已经演化出新的内涵,农田逐渐变成工业园区,历史则成为服务于现实的工具。
种族之间的争吵并没有变成马丁·路德·金期待的优美交响曲,而是以沉默的敌意进行对峙。
这里的人们承受着失败的桎梏,将根更深地扎进代代相传的土地和关系里,试图在宗教、历史和音乐中寻找值得依靠的秩序。
【各界评价】
奈保尔将深具洞察力的叙述和不受世俗侵蚀的探索融为一体,迫使我们去发现被压抑历史的真实存在。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奈保尔是一位了不起的观察家,一位深富哲思的旅行者,无论置身何处,所遇之人、所探索之心灵,无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纽约客》
不同寻常的全景展现……任何人若想了解至今仍在困扰南方的那些问题,无疑应该读奈保尔的书。
——《周日电讯》
奈保尔在书中尊重南方独特的多样性:为自己辩护的保守派和自由派,黑人和白人,男人和女人,展现出他们生活故事中的黑暗一面……迷人,启人深思。
——《新共和》
奈保尔笔下的美国南方是奇特的混合体,个体与群体,绝望与嬉闹。
部分旅行见闻,部分口述历史,部分经由反复思考的漫谈……奈保尔作为一位“局外人”,描述了令人感到惊奇多元的文化碰撞。
——《出版人周刊》
他从来不给自己的见闻与感受涂脂抹粉。
……他执着地叙述事实,坚决摒弃作品中虚张浮夸的地方。
——保罗·索鲁
奈保尔笔下的世界,全靠他的双眼和双耳。
他嫌弃大而化之的概括,他听人们说话,不光是他们的观点,还有他们的语调,他们对词汇的精确选择,甚至他们的闪烁其辞。
……然后他那警觉、从不感伤、对浪漫主义矫情充满怀疑的大脑会对这些细节观察进行过滤。
——伊恩·布鲁玛
目录
序 南方老家 | 小废墟的风景
第一章 亚特兰大 | 调谐
第二章 查尔斯顿 | 往日的信仰
第三章 塔拉哈西 | 与非理性停战 I
第四章 塔斯基吉 | 与非理性停战 II
第五章 杰克逊,密西西比 | 边境,腹地
第六章 纳什维尔 | 圣洁
第七章 教堂山 | 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