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凡逸
语言:中文
类型:EPUB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9-01
ISBN:9787506091107
分类:历史、地理
内容简介
讲述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的传奇政治外交生涯列强环伺,弱国无外交?看唐绍仪折冲樽俎,重新认识清末外交!
惨淡经营的唐绍仪,缘何屡败?揭示民国政坛的种种乱象。
近代中国,外国势力如何干预中国内政?本书告诉你答案。
本书探讨晚清幼童留美出身的广东人唐绍仪,在晚清洋务运动以及民初政治和外交中所扮演的角色。
唐绍仪在晚清和民国开国时期受知于袁世凯,在外交和政治上能发挥所长,表现杰出,并提拔了顾维钧等数位优秀的外交家。
民国开国时期的政治复杂,唐绍仪在北方任职,却有南方人的情节。
袁世凯提名唐绍仪为国务总理,唐却参加了孙中山所领导的同盟会,并支持同盟会所建的内阁制度,因此与袁世凯决裂。
在此前,唐后受知于孙中山。
孙死后,国民党派系林立,唐站在广东派的一边,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江浙派对抗。
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唐绍仪赋闲居上海,日本谋在中国建傀儡政权,以与坚持抗日的蒋介石政权对抗,并以唐绍仪为重要的争取对象,蒋乃派人将之暗杀。
蒋志在保护国家,而唐考虑与日本合作是谋求中国人民不直接受日本统治,与后来汪精卫的想法一致。
本书能摆脱俗套,对唐绍仪政治生涯的转折有客观而透彻的分析,值得读者细读。
──张玉法(台湾“中研院”院士)民国纷争,内外交困,唐绍仪的一生太过传奇:经历最精彩的民国——重大事件无役不予胸怀最新潮的思想——共和理念深入骨髓交锋最凶恶的对手——不卖国是终身信条台湾学者 张玉法、李恩涵、陈三井、吴翎君、黄自进 联袂推荐杨凡逸博士研究唐绍仪一生的重要事迹,不只利用了近年广为流布的中、英、日文中的源文件资料,也将前人与时人对唐氏所作的研究论述,做了一番彻底综合整理的工夫,撰为本书,堪称为研究唐绍仪一生事业成就的总结性著作。
──李恩涵(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退休研究员) 作者以时间为经、主题为纬,分别由内政外交的交互影响、国民党史及宪政史的演进等角度入手,叙述唐绍仪在清末民国政治演变暨外交折冲樽俎的过程,书中交叉比对一手史料及二手论著,引证资料完备翔实,除了尽量还原史实之外,并客观地给予唐氏在历史洪流中的定位,值得向读者推荐阅读。
──陈三井(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本书深入爬梳不同时期的唐绍仪,从其最初崭露外交头角、担纲民国首任国务总理、主持南北议和、一度淡出政坛、晚年政治抉择及其最后为国民党特务所谋杀。
作者娓娓道来唐绍仪一生在政坛上的风云起伏,不仅深具学术价值,且陈述了许多不为人所熟知的历史叙事。
──吴翎君(台湾东华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袁世凯倚他为股肱,孙中山视他为盟友,蒋介石当他是强大的政治对手,日本人将他看作“第一流政治人物”。
他是唐绍仪,中华民国首任国务总理,清末民初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
本书按时间顺序,详细介绍了唐绍仪自1882年到1938年遇刺身亡这一时间段内的政治外交活动,呈现出近代中国政治、外交史上诸多重大问题的原委始末,着重论述了唐绍仪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为和影响,揭示了国内不同派系间的权力斗争以及列强为维护自身利益对中国政治、外交的干涉等。
本书对唐绍仪政治生涯的转折多有客观而透彻的分析,堪称一部研究唐绍仪一生事业成就的总结性著作。
作者简介
杨凡逸,1975年生,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学士(1997)、硕士(2001)、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2010),研究专长为近代中国外交史,现为台湾师范大学侨生先修部历史科约聘教师,著有《美日“帕奈号”(U.S.S.Panay)事件与中美关系(1937—1938)》,发表《论唐绍仪在中英西藏交涉上的角色》《唐绍仪与1911年南北议和》《乾隆朝中缅关系初探》等论文。
目录
自 序
引 言
第一章 唐绍仪与晚清外交
第一节 唐绍仪在朝鲜的外交作为
第二节 负责北洋对外交涉.
第三节 对主权的坚持:中英西藏交涉与中日东三省善后事宜交涉
第四节 任职外务部右侍郎期间主持中国路政
第五节 整顿海关行政
第六节 唐绍仪与清季东北问题
第二章 唐绍仪与民国成立前后的政治(1911—1912)
第一节 蛰伏复出与出任南北议和清廷总代表
第二节 唐绍仪出任中华民国首任国务总理
第三节 袁唐关系生变
第三章 唐绍仪与民初南北政治(1916—1925)
第一节 声讨袁世凯的帝制运动
第二节 拒绝出任外交总长
第三节 与孙中山南下护法
第四节 唐绍仪与1919年上海南北议和
第五节 南北政局的变化与唐绍仪淡出政坛
第四章 唐绍仪在1930年代的政治抉择(1931—1938)
第一节 从反蒋到附蒋
第二节 七七事变以后的对日态度及遭到暗杀
结 论
征引书目